基建投資增速快速回暖,2021年基建領域投資規??善?/p>
2021-04-12
基建投資增速快速回暖,2021年基建領域投資規??善?span>
——基礎設施建設專題報告
2021年開年財政支出保持穩定增長,重大項目建設有望拉動基建支出回升:根據財政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0.5%(中央本級支出下降10.2%,地方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3.6%),比2019年增長7.3%,兩年平均增長3.6%,低于2020年12月的16%。分支出項目看,民生支出延續高增長態勢,基建支出較弱。其中,衛生健康支出在高基數上仍同比增長13.2%,兩年平均增長17.9%,社保就業支出同比增長10.5%,兩年平均增長6.4%。主要用于地方基建的城鄉社區支出兩年平均下降5%,主要由中央主導的交通運輸支出兩年平均下降16.8%,且2021年在低基數下仍同比下降7.1%。從拉動(兩年平均增速)看,延續了民生支出拉動,基建支出拖累的格局。衛生健康、社保就業、教育支出分別正向拉動1.3、1.2、1個百分點,城鄉社區和交通運輸分別拖累0.4、1個百分點。專家表示,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資金繼續增加,助力民生、基建等補短板。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一些國家重大項目需要啟動?!墩ぷ鲌蟾妗分赋鲂枥^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使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提升公共服務水平。2021年財政政策仍會保持積極態度,不會“急轉彎”,出現擴張力度大幅度減弱的情況。
圖表1:全國公共預算支出累計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財政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2021年財政政策持續發力,加強定向調控和精準調控: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相較于2020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和2019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表述,2021年財政政策延續積極總基調,但更注重可持續性。隨著國內經濟動能的穩步復蘇,2021年財政收入的恢復性增長將帶動財政支出規模整體擴張,但支出結構有升有降,更加強調定向調控和精準調控,重點在于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一是中央本級支出繼續安排負增長,壓減一般性支出比例,節省的資金用于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保障地方財政“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資金充足。二是常態化“資金直達機制”并擴大其范圍,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將宏觀政策與微觀需求緊密結合,能夠減少資金流轉途中的層層“漏損”。根據《政府工作報告》的安排,2021年赤字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3.2%左右,新增地方專項債券額度減少1000億元至3.65萬億元,同時不再發行特別國債,財政擴張速度邊際放緩。同時,2021年赤字規模為3.57萬億元,較2020年下降1900億元,據此估算出2021年廣義財政赤字規模(專項債+財政赤字)為7.22萬億元,較2020年小幅回落2900億元,但遠高于2019年4.91萬億元的水平。財政擴張規模小幅收縮,反映出兩點信號:一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基調整體延續,主要原因在于國內恢復基礎尚不牢固,財政支出仍需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二是隨著國內經濟內生動能的持續修復,危機應對模式下的宏觀政策理應適度收縮,為中長期政策制定預留空間。
圖表2:廣義赤字規模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財政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圖表3:2016-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
資料來源:財政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2021年基建投資增速保持穩定,“十四五”開局之年基建規模增長可期: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5236億元,同比增長35%;比2019年1-2月份增長3.5%,兩年平均增速為1.7%。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36.6%。1-2月,各地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基建投資增速快速回暖,基建各子行業均實現累計投資增速高速增長。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47.2%;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42.3%;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30.7%;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52.9%。根據各地方政府官方消息顯示,目前全國大多數省市已明確2021年重點建設投資計劃,其中四川、河北、上海等省市已公布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包含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科技創新等多個項目領域。其中部分省市公布了投資計劃金額規模,北京、廣西、云南、內蒙古、河北、陜西、江西等省份投資金額均超萬億。
圖表4:固定資產投資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2021年交通運輸主要指標同比顯著增長,公路建設有望成為基建投資新增長點:2021年1-2月,交通運輸主要指標,如投資、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等,與2020年同期相比均呈大幅增長。根據交通運輸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032億元,同比增長71.7%,營業性客運量12.4億人,同比下降15%,營業性貨運量67.6億噸,同比增長48.3%,港口貨物吞吐量23億噸,同比增長20.3%。同時,據交通運輸部發布信息顯示,2020年全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34247億元,其中鐵路7780億元、公路水路25417億元、民航1050億元。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2020年實現了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逆勢增長,預計全年投產鐵路營業里程4585公里,其中高鐵2416公里,新改(擴)建高速公路12713公里,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1100公里。目前,中國公路網絡已經基本形成,但還存在著總量不足和結構矛盾等突出問題。我國公路總里程數字看似龐大,但與公路交通運輸需求增長的速度相比,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遠遠不夠。除了新建道路市場外,未來公路養護和升級改造將成為基礎設施建設新增長點,而隨著道路朝“集約化”方向發展,對環保、可持續的綠色公路的需求也會日益增長。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到2030年,還有2.6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待建,還有10萬公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需要改造升級。
圖表5:2020年交通運輸領域主要營業里程新增情況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圖表6:全國高速公路營業里程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PPP項目穩步回升,對基建的支持力度將持續加大:根據財政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2月,全國開工建設PPP項目38個、投資額443億元,環比減少236億元、下降34.8%,同比增加392億元、上升770.2%;2021年以來,開工建設項目76個、投資額1122億元,同比增加312億元、上升38.5%。2021年以來,新入管理庫項目86個、投資額1399億元,同比增加565億元、上升67.7%。凈入庫項目23個、投資額780億元,同比增加453億元、上升138.7%。2014年以來,累計入庫項目10033個,投資額15.5萬億元。累計簽約落地項目7198個,投資額11.7萬億元,落地率71.7%。累計開工建設項目4346個,投資額6.7萬億元,開工率60.4%。累計開工建設PPP項目數前五位省份是山東省471個、四川省361個、安徽省338個、云南省282個、廣東省279個。累計開工率前五位省份是四川省87.8%、山東省81.6%、云南省79%、安徽省78.8%、湖南省77.6%。行業方面,各地累計開工建設項目數前五位行業是市政工程1847個、交通運輸618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428個、城鎮綜合開發258個、水利建設203個;累計開工建設項目投資額前五位行業是市政工程22290億元、交通運輸20159億元、城鎮綜合開發9115億元、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4229億元、水利建設1722億元。
圖表7:全國PPP項目數量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財政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圖表8:全國PPP項目投資額地區排名情況
資料來源:財政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2021年專項債處于擴容狀態,發行規模將高于2020年:在各省梳理上報2021年專項債發行計劃后,主管部門也對債券資金的需求進行了匯總。與2019年底開始申報2020年提前批次情況不同的是,目前各省上報的專項債梳理結果并非全年發債計劃。此次上報只是對2021年債券資金需求的摸底,并不是已知限額內專項債項目的申報,2021年專項債券項目發行也即將開始。2021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擴大有效投資,2021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這一規模略低于2020年的3.75萬億元。根據安排,專項債將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擴大使用范圍。雖然2021年宏觀政策方面堅持積極財政政策,但是從專項債的發行規???,已經低于2020年同期,這說明政府2021年降低杠桿率的預期比較強烈。在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的背景下,結合前期專項債大幅擴容以及抗疫特別國債發行后的存量項目仍較多的情況,專項債依然是2021年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著力點。機構分析認為,作為基建重要的資金來源,2021年專項債的規模雖有所下調,但是仍處于擴容狀態。據機構測算,結合《政府工作報告》表述,以及地方債到期量、各地償還存量債務需求等因素,預計2021年地方債發行規?;虺?span>7萬億元,專項債發行規模也將接近5萬億元,明顯高于2020年發行水平。
圖表9: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規模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財政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地方債首季發行近9000億元,專家預計二季度將提速:作為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地方債的發行情況一直備受關注。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全國各地共發行地方債8951.1億元,按用途劃分,發行再融資債券8587.1億元,發行新增地方債券364億元。專家預計,二季度新增地方債發行速度將會加快。按月份來看,1月份和2月份發行的地方債均為再融資債券,分別發行3623.36億元、557.24億元。3月份發行地方債4770.51億元,其中,發行新增債券364億元。近日,財政部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批準并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2358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88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17700億元。3月25日,湖北省發行了250億元新增地方債,即使用了2021年提前下達的新增地方債額度。專家表示,2021年安排發行新增地方專項債3.65萬億元,優先支持在建工程,盡管規模比2020年略有下降,但能有效支撐在建項目發展。今后新增地方債發行節奏將會加快,在建工程開工建設也急需資金投入并形成實物工作量,從而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根據相關機構的測算,結合專項債新增額度以及可能投向,2021年3.65萬億元新增專項債理論上或可拉動超5萬億元基建投資,但實際撬動效應仍受到專項債作資本金比例、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建設進度、配套設施建設情況等因素限制。
圖表10:地方債月度發行規模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財政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圖表11:2019-2021年地方債額度提前下達情況
資料來源:財政部,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債券使用效率將顯著提高,拉動基建投資效應明顯上升: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安排新增專項債券額度3.75萬億元,除用于支持中小銀行化解風險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交通、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以及職業教育和托幼、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約占八成,用于生態環保、農林水利、能源、冷鏈物流等領域約占兩成。根據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2021年專項債將優先支持在建工程,符合“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基本原則,同時再次新增了合理擴大使用范圍的要求,這表明在當前疫情防控有效背景下,需要全面關注專項債在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及短板。對于這一問題,財政部和發改委也已注意到。2021年2月份,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了《關于梳理2021年新增專項債券項目資金需求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堅持合規審核,并明確專項債券必須用于有一定收益的重大項目,融資規模要保持與項目收益相平衡,要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履行各項審批程序,決不能一哄而上、片面追求投資規模不顧項目合規管理。過去一段時間,專項債在債券資金使用率、償債風險及項目申報等方面出現的問題成為中央決策2021年債券額度的考慮因素??紤]當前存量債務規模、當期償債壓力以及預期經濟增長目標等眾多因素,2021年的專項債券監控管理也有所不同。未來在專項債繼續大幅擴容的背景下,要推動專項債的投資效率提升,避免資金沉淀,從而提高新增專項債對拉動基建投資的傳導效果。
圖表12:2020年以來關于加強地方債務發行的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挖掘機銷量增速持續高位,預計一季度GDP將實現兩位數增長:2021年以來,作為基建“晴雨表”的挖掘機銷量頻創新高。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預計,3月挖掘機銷量約為7.2萬臺,同比增長約45.7%。其中,國內銷量約6.7萬臺,同比增長約43.8%;出口銷量約0.5萬臺,同比增長約78.7%。業內專家表示,2020年挖掘機銷售淡季不淡的市場特征延續至2021年。工廠不得不加班加點生產,應對來自全國經銷商不斷增加的訂單。目前,中型挖掘機貨源特別緊張,工廠已開足馬力,日夜倒班,盡一切能力保供,但仍不時有部分缺貨現象發生。目前一些緊俏的機型需要預約,有的訂單甚至需要等一個月以上。據了解,在我國的工程機械市場,中型挖掘機一直是市場銷售的中流砥柱,其主要被用于市政基建、道橋施工、房地產項目、礦山等領域,尤其是在房地產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挖掘機銷售數據激增的背后,更多反映出基建的活力增強。業內人士表示,挖掘機持續“脫銷”,有力地反映出當前工程機械需求旺盛,宏觀經濟活力增強,預計一季度GDP同比將實現“兩位數”增長。而伴隨消費持續回暖,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更明顯,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將超過8%。
圖表13:挖掘機銷量月度數據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2021年重大基建項目投資額快速增長,項目開工進度持續加快:基建通大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末,已有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發布了2021年重點、重大項目建設投資計劃,項目總量約14754項,項目總投資額約30.34萬億元。此外,2月至今,基礎設施領域批復項目總計金額約2031億元(僅統計較大金額項目)。同時,2月份以來,多個基建項目集中迎來“開工潮”。據Mysteel不完全統計,2021年2月份,全國各地共開工9533個重大/重點項目,總投資額6.52萬億元,開工項目數量較1月環比增長65.8%,項目投資額環比增長125.6%,同比增長658.6%。機構分析認為,進入二季度,基建增速有望反彈,支撐經濟繼續強勢復蘇。2020年地方項目支出進度慢于專項債資金下發進度,估計約有1萬億元的專項債資金留存在地方。隨著2021年春節后建筑業加快施工,這部分留存資金將陸續轉換為實物投資,疊加財政部3月下達地方的“提前批”專項債開始發行,共同發揮效力,基建增速有望反彈。
圖表14:全國重大項目開工數量月度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Mysteel,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天府大道北延線施工正酣,四川德陽加快融入成渝一小時經濟圈: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成都將2021年確定為“高質量發展攻堅年”。按照計劃,成都2021年將推進重點項目1060個、投資超4000億元,著力提高先進制造業、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擴大開放、創新驅動等對高質量發展的貢獻率。作為成都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天府大道最新消息顯示,近日,四公司基礎設施分公司天府大道北延線(德陽段)項目石亭江大橋9#主墩右幅承臺澆筑順利完成。石亭江大橋主墩承臺頂面全部位于石亭江河床面以下,平均開挖深度達到了8.2m,施工安全、質量管控難度較大,本次澆筑的承臺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設計尺寸為14m*20.2m*5m,設計混凝土方量1414m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德陽市將“圍繞融入成渝一小時經濟圈,打造成都都市圈最佳通勤城市”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具體路徑,首先便提到了實施天府大道北延線春季百日攻堅行動。天府大道北延線德陽段共分4個標段,目前均在施工中。第一標段南接成都市青白江區,第四標段跨石亭江大橋,與德陽市二環路相連。道路設計車道14條,其中主道8條,輔道6條,寬80米。專家表示,“十四五”期間,成渝地區將成為承接我國西部地區產業、人口轉移的重點區域。德陽將在更高平臺對接成都,共享成都發展環境、發展資源。德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成鋼表示,位于成都以北的德陽將堅定向南發展?!笆奈濉睍r期,德陽將著力實現城市能級新躍升,沿天府大道北延線和軌道交通線優化經濟和城市空間布局,推動城市向南發展取得重大進展。
圖表15:成都市2021年區域協調發展體系建設投資情況
資料來源:成都市發改委,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圖表16:2020年四川省GDP排名前十的地級市
資料來源:四川省統計局,北廣投資管研究院整理
北廣投資管研究院觀點:基建投資增速快速回暖,2021年基建領域投資規??善?。總體來看,2021年開年以來,各地重大基建項目密集開工,基建投資增速快速回暖,基建各子行業累計投資增速高速增長,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速超過50%,水利管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速均在40%以上。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內容,“十四五”期間,基礎設施仍為重要建設內容之一,投資結構將不斷優化,投資空間持續拓展,主要建設領域包括“兩新一重”重大工程、城鎮化建設、區域一體化、生態園林建設等,基礎設施、市政工程、農村建設和民生保障等多個領域補短板仍待加快。上述內容對基建項目需求、資金供給、企業發展和盈利等方面均釋放了積極信號,建筑行業政策支持力度仍強勁,市場需求有望持續釋放,作為“十四五”的開局年,2021年基礎設施領域投資規??善?。根據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在貨幣政策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務必做到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國內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有望進一步得到改善,重大基建項目的資金來源保障性強。2021年以來,我國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在2020年同期低基數基礎上,2021年一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提升可期。